政府扶持機器人產業熱情高漲 好鋼卻沒用在刀刃上
從各地出臺的政策來看,地方政府扶持 機器人產業的熱情空前高漲,其發展目標加起來已經遠遠超過國家層面的規劃目標。但目前的產業扶持政策主要集中在終端應用的補貼上,在基礎研發、人才培養等周期更長的領域,政策扶持力度明顯不足。
作為高新技術產業的代表和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 工具,機器人在國家政策層面備受重視。業界基本共識是,目前國內機器人產業熱潮,也與地方政府層出不窮的扶持政策密不可分。
從各地出臺的政策來看,地方政府扶持機器人產業的熱情空前高漲,其發展目標加起來已經遠遠超過國家層面的規劃目標。但目前的產業扶持政策主要集中在終端應用的補貼上,在基礎研發、人才培養等周期更長的領域,政策扶持力度明顯不足。
中央政府高度重視
在這一輪產業熱潮爆發之前,機器人就開始出現在國家層面的規劃和扶持文件之中。
早在2008年,科技部、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中,機器人技術被視為先進制造技術之一而列入其中;工信部同年頒布的《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十一五”專項規劃中》,研究開發新一代工業機器人被視為裝備制造業領域的應用重點。
此后在“十二五”期間,在國務院、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關于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化的相關規劃中,工業機器人開始頻頻現身,并且目標多次提到實現核心部件的突破和產業化。
2013年12月,工信部發布了《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國家層面首個專門針對機器人產業的支持文件。
2015年,在國務院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行動綱領中,機器人與高檔 數控 機床一起,被列為十大重點領域。
該文件要求促進機器人標準化、模塊化發展,擴大市場應用;突破機器人本體、減速器、伺服電機、控制器、 傳感器與驅動器等關鍵零部件及系統集成設計制造等技術瓶頸。
2016年4月,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了《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規劃對目前國內機器人產業總結了五點差距:機器人產業鏈關鍵環節缺失,零部件中高精度減速器、伺服電機和控制器等依賴進口;核心技術創新能力薄弱,高端產品質量可靠性低;機器人推廣應用難,市場占有率亟待提高;企業“小、散、弱”問題突出,產業競爭力缺乏;機器人標準、檢測認證等體系亟待健全。
在一些關鍵指標上,規劃提出了如下目標: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到10萬臺,服務機器人年銷售收入達到300億元,培育3家以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打造5個以上機器人產業配套集群,機器人密度達到150人以上。
地方政府熱情更高
地方政府的支持政策則在2013年前后集中出臺,其中東莞、深圳、廣州、蕪湖、沈陽、重慶、青島、上海等城市是機器人應用和產業發展較快的城市,目前也都有針對性的扶持政策或者規劃出臺。
縱觀各地政策,扶持方向主要包括兩點:推動制造企業進行機器換人,扶持本地的機器人制造商。
在推動企業進行機器換人方面,不少地區都對當地企業在此方面的投入進行補貼。
東莞設立了“機器換人”專項基金,根據企業投入總額的10%、最高200萬元的標準進行獎勵,復制性強的示范項目還有額外獎勵,東莞計劃在三年內實施1300個到1500個機器換人項目。
廣州對采購或者租賃整機的,按不高于售價或者租賃價格的20%進行補貼,對采購或者租賃整套設備的,按總價的10%進行補貼。長沙的補貼比例也與廣州相同。
廣東省計劃安排技術改造基金168億元,在2015年到2017年之間推動195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機器換人”。
此外,不少地方政府也對企業采購機器人的融資條件放寬標準,或者減免相關稅費。
針對機器人企業的扶持手段多種多樣。較為常見的補貼方式是通過首臺套重大設備對生產企業進行補貼,東莞對機器人的首臺套獎勵標準為銷售價格的15%,高于其余設備的10%;佛山對國內首臺套給予一次性100萬元獎勵,省內首臺套一次性50萬元獎勵;蕪湖對本市機器人企業首臺套設備按照其售價的100%進行補貼。
為了吸引機器人企業入駐當地產業園,在土地費用、稅收、政府審批、人才引進等配套方面,地方政府也在想各種辦法。
長沙市政府對總部或者地方總部搬至長沙、投資在1億元以上建立生產基地的企業,一次給予1000萬或者500萬元補助,并且前三年廠房租金全免,后三年減半。
深圳對投資額超過2億元的產業項目,享受綠色通道待遇,優先保障用地需求。
蕪湖對園區內新建、擴建廠房按面積進行補助,對企業使用博士每人補貼10萬元,碩士每人補貼5萬元。
青島對入駐園區的機器人企業,自投產之日起六年內,根據企業上一年實現的經營性納稅額稅收強度,給予一定運營獎勵。
與這些補貼政策相伴的,是各地雄心勃勃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這些規劃也往往與當地的機器人產業園密不可分。
僅以珠三角三個代表城市為例,東莞計劃到2018年實現全市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產值突破600億元;廣州計劃到2020年形成年產10萬臺(套)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的產能規模,形成超千億元的以工業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裝備產業集群;深圳計劃到2020年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增加值超過2000億元。
政策方向需要調整
工信部的摸底調研結果顯示,截至2015年底,全國已建和在建的產業園超過40個,這一數字還不包括籌備中的園區。
如火如荼的補貼戰下,機器人行業難免過熱。一些機器人公司在自己并不擁有任何上下游核心技術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采購、外包的辦法組裝生產機器人。
機器人產業聯盟秘書長宋曉剛對記者表示,對沒有實力的企業來說,“它可以躺在政府的補貼上,政府的補貼變成了一個盈利點,這是我們非常擔心的”。
目前,工信部已經起草了《工業機器人產業規范條件(討論稿)》,正在征求意見。該討論稿對機器人公司的技術能力、設備能力、人員素質等都提出了規范性要求,希望借此提高機器人行業的準入門檻。
不過,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無論是機器人年銷量已經超過1500臺的領先公司,還是銷量還不到200臺的初創公司,都不希望政府在現階段設定太多門檻。
有受訪的機器人公司認為,目前國內的機器人公司都還在起步階段,能夠大批量生產機器人的公司少之又少,太早出臺規范性文件,反而有可能扼殺創新。
另一方面,有實力的機器人公司對這些扶持政策也并不很熱心。
面對各地興起的產業園熱潮,國內領先的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中心主任助理宋健對記者分析,即便到了2020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預計達到10萬臺,這個總量也并不大,建那么多產業園,形成的產能肯定消化不了。另外,機器人產品本身是一種標準化產品,只有規模化生產才有優勢,建太多的產業園只會分散規模。
廣州啟帆機器人公司總經理周瑋對記者表示,如果僅僅是廠房、地皮便宜,不足以吸引公司入駐外地的產業園,關鍵要看當地有什么行業需求、有多少客戶。
顯然,市場才是吸引機器人公司的決定性因素。機器人產業聯盟秘書長宋曉剛對記者表示,政府工作的重點應該放在兩處,一是為機器人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二是為企業開拓市場。
目前政府的補貼政策,重點關注的是機器人的終端應用,對基礎研發、核心零部件以及人才培養等見效周期長的領域重視不足。
盡管各地的政策、規劃中都或多或少會提及推動上下游相關核心零部件突破核心技術,然而相比終端應用詳細而明確的補貼條款,在基礎研發領域的政策要模糊得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所長王田苗對記者表示,一些關鍵零部件沒有五年到十年的積累,很難做出比較成功的產品。離市場遠的前端,政府要多支持,離市場近的后端,政府要少插手。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是多家新興機器人公司的創業導師和投資人、也是東莞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的創建者,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政府不應該只關注產品終端,專業人才的培養、基礎研究,以及基礎研究與應用的中間環節都應該關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應該有所分工,互相銜接,中央政府應該更多關注基礎研究和人才培養,省級政府應該更多關注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之間的環節,再下一級政府才應該關注補貼、金融支持手段等微觀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