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未來:一個智造“龍頭”的全新探索
“工業4.0無人生產線”直接搬進會場,30秒生產出一臺微型電飯煲,生產環節全由 機器人完成;智能頸椎康復機器人為患者提供精準醫療服務,刷新人們對傳統理療的認知……
29日,第二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裝洽會”)在佛山開幕。278家來自珠江西岸“六市一區”和韶關市的先進裝備制造企業參展,向國內外展示廣東先進裝備制造產業發展的新產品、新技術。本屆裝洽會珠江西岸“六市一區”和韶關市共組織簽約項目220個,總投資額2307.7億元。
這樣的大場面,源自一個戰略大布局。自2014年8月,工信部和廣東共同啟動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建設以來,珠西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集群迅速崛起。按照計劃,到2017年,珠江西岸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將實現產值15000億元,到2020年為22000億元,年均增長約15%,其中先進裝備制造業占規模以上裝備制造業的比重超過50%。
作為傳統制造業強市,佛山被委以重任,要“在打造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帶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隨即,佛山市明確提出打造“萬億規模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基地”。
如今,兩年時間過去,佛山依托智能制造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經驗與成效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為面向“十三五”建設中國制造一線城市,佛山提出全力打造“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在廣東提出建設國家科技產業創新中心背景下,再次擔當起龍頭的作用。
從應用機器人到生產機器人,從外部“引智”到自主創新,從區域抱團發展到走出國門加入跨國城市聯盟,作為珠西裝備龍頭城市的佛山,正面向未來開啟一場全新的探索。
1、生產線變革 裝備智能化數控化驅動效率躍升
走進裝洽會展廳,在佛山市利迅達機器人系統有限公司的展位上,機器人靈活地抓起金屬鑄件,平穩地送上工作臺打磨拋光。
在本屆裝洽會,吸引外界目光的不僅有美的、伊之密、中南機械等業界大佬,還有利迅達、嘉騰等行業細分領域的領頭羊。
除了積極將機器人應用在生產之中,佛山也專注機器人產品的研發和制造。“通過智能化‘機器代人’,不僅節省了制造業的人力等生產成本,還能提高生產效率。”嘉騰機器人副總裁陳洪波說。
據介紹,光在工廠內來回轉運材料或貨品,員工每天要走20公里,人非常勞累,效率也不高。如果用上AGV機器人,以洗衣機生產廠家為例,人工一次拖車只能拉16個洗衣機,而它可以拉54臺,還會根據預設好的程序將貨物有序高效地運送堆放到指定地點,從而實現自動運輸、分揀和存儲。
近年來,珠江西岸掀起了一股從制造轉型“智造”的變革熱潮。佛山作為其中的龍頭城市,其先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駛上快車道。佛山市經信局提供的數據顯示,佛山今年1—8月實現規模以上先進裝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817.13億元,同比增長15.9%;完成裝備制造業投資額401.82億元,同比增長44.2%。
佛山制造實力雄厚,擁有陶瓷、五金、鋁型材、紡織等知名傳統產業集群,而這些傳統企業要實現轉型升級,就必須依托先進的裝備制造。在此背景下,機械裝備智能化、數控化等熱潮,也在不斷蔓延開來,正開啟一場效率躍升的全新變革。
在廣州南沙,佛山家電巨頭美的集團正在打造中國乃至世界首個空調制造全智能工廠。在這里,兩條智能生產線、近200臺機器人、5000多個 傳感器,能夠幫助經銷商通過手機實時了解產品的生產及物流進度,消費者也可直接向工廠下單定制產品。
不僅是機器人項目,在佛山, 3D打印、移動裝備、 數控系統、光機電一體化、新能源等眾多高端機械裝備制造業項目,有的已經紛紛上馬,也有的處于籌備醞釀階段。這些項目,是改變和提升制造業面貌的潛在力量,甚至將引領珠三角地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2、生態圈崛起 技術人才資本涌向萬億產業帶
在制造轉型“智造”的表象下,一場創新要素組織方式的變革,已在佛山制造業內部發生。
“這是應用低壓鑄造工藝為摩托車配套生產的車輪,摩托車全球第一品牌美國哈雷、國際知名品牌美國北極星都在用它。”作為佛山精密機械行業的突出代表,佛山南海中南鋁車輪制造有限公司自建研究院,以科技項目立項的形式開展新技術、新工藝的開發,并對現有生產工業進行持續改造,已有14項實用新型專利獲得授權。
僅去年一年,中南鋁車輪向國家專利局提出發明專利申請10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18項。先進硬件的支撐,加上專業人才的配合,讓中南鋁車輪的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實力穩居同行領先水平。
顯然,裝備制造持續領跑的背后既有企業自身的努力,也有高校教授、研究機構實驗室涌向生產第一線推動技改的成效。楊海東是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的院長,他經常深入珠三角各城市的工廠車間,尋找與企業技術合作的機會,希望打通產學研的合作鏈條。
他給筆者亮出了研究院及孵化企業近段時間服務地方企業的列表,除了佛山本地企業,一批廣州、深圳、東莞、中山等地的制造企業也被列為他們的服務對象。截至目前,該研究院已成功孵化企業超過60家,孵化團隊已申請發明專利超300件,研發創新產品超過60項。
在佛山,像廣工大數控研究院這樣的重大創新 平臺并不少。數據顯示,佛山目前共建有各類新型研發機構35家,參與研發機構建設的科研院校達30多家。僅順德一個區域就先后迎來了中山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國際聯合研究院、廣東省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云平臺、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等裝備業專業性平臺。
作為華南地區機器人集成系統解決方案集聚地,佛山也引來了不少外部的龍頭企業。去年8月,中國數控系統“領頭羊”華中數控正式“落子”佛山,把機器人業務的總部及研發力量從重慶遷至佛山南海,并與佛山政府共同成立佛山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聯合培養裝備制造專業人才。
在這場效率大躍升的“戰役”中,資本的力量不容忽視。2015年,廣東伊之密精密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南海農村商業銀行、佛山市金融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等,共同發起設立南海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擬投資總額20億元。其中,伊之密以1.8億元投資入股。“這將推進實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結合。”伊之密董事、總經理甄榮輝說,探索金融租賃模式,有利于為本土裝備企業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金融平臺。
“佛山將著力打造萬億規模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基地,搶占智能制造技術制高點,并鏈接全球創新資源。”佛山市委書記魯毅說。
佛山市長朱偉表示,2015年佛山全市裝備制造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5933億元,約占珠江西岸“六市一區”總量的一半,龍頭帶動效應明顯。
3、協作新模式 組建跨國城市聯盟融入全球創新鏈
區域聯盟抱團發展,是珠西裝備制造步入快車道的一大動力。在這場全國乃至國際業界矚目的年度盛會上,珠西“六市一區”攜手首次參展的韶關市,組成廣東裝備業“大軍團”集中參展,以開放連接、抱團發展的姿態,探索創新驅動發展時代的國際化合作新路徑。
注塑、沖壓、裝配、碼垛、搬運……在觸摸屏上選型下單,只需要30秒,一臺迷你電飯煲就能送到你面前。如果按照傳統生產工藝,這一生產過程至少需要40人配合,但如今已經被一臺臺機械手與自動化傳輸設備、工業信息系統所取代。在本次裝洽會的順德展區上,無人生產、黑燈工廠真實呈現。
“這是按照工業4.0理念建造的一條從客戶選型下單、產品制造到最終送貨的自動化無人生產線。”佛山市順德區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創新中心主任段顯春說。
作為本次順德裝備軍團展示的最大亮點,現場14家順德智能裝備企業聯手,提供了24套智能化設備,包括注塑機、沖壓 沖床,以及打磨機器人、 包裝機器人、風箱機器人、檢測機器人、拌勻機器人等多種機器人,融合精益思想、信息化 工具、自動化方法,共同研發出首條家電產品智能制造無人生產線,以展示順德在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方面的成果。
結合當地產業優勢和企業需求,佛山裝備制造業已不再局限于城市內部企業之間的合作,更多的跨區域乃至跨國界的創新協作正在涌現。
江門市產業轉移工業園恩平園以“園中園”模式,整體引進佛山市機械裝備行業,目前37個機械裝備制造組團項目落戶園區。“部分佛山裝備制造業企業受限于土地資源的約束,選擇轉移到毗鄰的恩平投資建廠,這同步實現了市場的拓展和產能的提升。”中南機械董事長許冠說。
據了解,機械裝備制造組團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預計將實現工業總產值70億元以上,年創稅收4億元以上,分別相當于整個恩平市去年工業總產值和創稅的2倍以上。
更引人關注的是,在立足整個珠西產業帶尋求協作的同時,佛山進一步創新對外聯動模式,主動對接國際資源。
今年4月,2016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開幕,由佛山市發起的中德工業城市聯盟也在當天正式成立。該工業聯盟由佛山市牽頭,聯合德國的漢諾威市、杜塞爾多夫市和烏伯塔爾市,以及珠江西岸的江門市、肇慶市、泛珠三角合作區的湖南株洲市等裝備制造業代表城市作為首批發起城市。
“這是世界制造業‘量’與‘質’的握手。今后,聯盟將以工業服務為目標,為中小企業進行跨國合作、中歐經濟往來提供幫助與支持,推動廣大的中小型企業參與到國際經貿交往合作中。”作為聯盟發起城市代表,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區邦敏在成立大會上說。
從區域內部企業合作到國內外城市間聯動,創新力量的碰撞與融合,正推動佛山從一座傳統制造業大市向一座更加國際化的制造業創新城市邁進。
對標國際:讓世界看到“佛山智造”的力量
作為第二屆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投資貿易洽談會的重要組成,佛山市與《科學》雜志聯合主辦的“2016Science機器人國際聯盟大會”已于28日正式開幕。20多位來自德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世界一流大學、機器人領域一流科學家、世界級泰斗專家到會,開啟一場迸發思想火花的跨國對話。
國際化元素不斷為珠江西岸裝備制造產業帶增彩添色。從企業個體突圍,到組成軍團對標國際,“佛山裝備”正積極挺進價值鏈上游,把產品賣向全球市場,并以開放的姿態,積極走出國門,對接全球資源。
“我們的創新能力不斷升級換代,肯定會讓世界看到佛山智造的力量,看到廣東制造、中國制造的最新實力。”廣東嘉騰機器人董事長陳洪波說。
機器人成佛企“出海”熱門領域
本次機器人大會分為機器人國際科學論壇、機器人產業國際論壇、機器人國際聯盟創新頒獎晚會三大部分,參與的科學家均來自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日本名古屋大學、德國奧爾登堡大學、德國漢堡大學等世界一流學府,甚至不乏世界級泰斗專家。
值得注意的是,機器人已成為佛企對接海外資源的熱門領域。以美的為例,無論是與日本安川建合資公司還是要約收購庫卡,美的在機器人領域密集布局,正從一個工業機器人應用大戶切入機器人生產鏈條。
“佛山機器人產業空間很大,應該與外部專家、產業界保持溝通與對話,成為吸納國際性產業服務資源的中心。”機器人大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天石機器人研究所所長劉云輝表示。
機器人大會國際化的特點,印證的正是當前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業發展的趨勢。今年4月,在2016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廣東嘉騰機器人把兩臺剛剛斬獲國際工業設計界“奧斯卡獎”、名為“大黃蜂”和“小白豚”的AGV 搬運機器人帶到了展會上,與全球各地的機器人同臺競技。
作為佛山裝備制造行業的龍頭企業,中南機械有限公司的產品已經打入了西門子等世界頂級企業的產品供應鏈中。“隨著工藝制造技術的不斷攻關,我們出口的產品更多是技術水平更高、體積更大的部件和整機。”中南機械常務副總經理毛衛東說。
制造業跨國并購熱潮興起
高端技術與人才需求的爆發,讓“珠西裝備”的產業觸角持續伸向國外,頻繁與國際資源進行聯動。而跨國并購正是不少佛山企業的第一選擇。
在佛山,像美的一樣積極對標國際,攻克核心技術的先進裝備制造業還有不少。繼2011年收購美國百年企業HPM全部知識產權后,今年初,伊之密高薪聘請世界注塑機巨頭ENGEL公司退休高官擔任首席戰略官,目標是要將伊之密的技術和產品提升到世界級水平。
“裝備制造業是個需要時間沉淀的行業,要追趕歐洲、日本的技術,以海外并購的方式實現彎道超車,是快速發展的必由之路。”伊之密董事、總經理甄榮輝說。
可以看到,珠江西岸正緊抓全球一體化戰略先機,采取以“資本換技術”的戰略,帶動本土優勢產業與國際先進生產力握手對接。來自佛山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佛山市完成新增境外投資額6.89億美元,提前并超額完成6億美元的年度目標。
與此同時,在佛山等珠西城市,一些龍頭企業將公司開到了印度、非洲、美國等地,不斷擴大企業版圖。佛山艾樂博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與印度合作伙伴擬在當地建合資公司,主要銷售機器人和自動化生產線,全力打開印度智能制造機械市場。
隨著對標世界的深入探索,佛山距離實現打造“萬億規模裝備制造產業基地”的愿景也越來越近。
順德14家企業聯手打造無人生產線,成“裝洽會”熱點
一條無人生產線背后的智造新趨勢
在本屆“裝洽會”的第二大展區——“智能制造與機器人應用場景展”內,佛山市順德區14家智能制造企業聯手,按照工業4.0理念,共同研發出首條家電產品智能制造無人生產線。參展觀眾只要在觸摸屏上選型下單,30秒后就有AGV小車將電飯煲送達。
這條自動化無人生產線迅速引起了在場客商的圍觀。“這種呈現方式非常接地氣,能讓企業更好地了解自動化生產的實際狀況。”廣州市精鼎電器科技有限公司順德分廠廠長翟永青表示。
事實上,在新一輪裝備制造發展浪潮下,越來越多自動化、智能化系統開始進入珠西裝備制造企業生產線的各個環節。
在美的空調位于廣州南沙的全智能工廠里,從銅管折彎到部件組裝,再到產品標簽粘貼、成品最后包裝入庫,原本由人力完成的工序全部由機械手完成,管理人員通過手機移動端就可以對生產全過程實時監控。
同樣為了實現自動化,愛斯達服飾憑借自主研發智能裁縫機器人,利用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與消費者無縫對接,短短18秒就能裁剪出一條定制化牛仔褲。
放眼珠江西岸裝備制造產業帶,智能制造已呈蓬勃發展的態勢。而作為產業帶上的龍頭城市,佛山以打造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為目標,已有超12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用機器人超過4000臺。今年,佛山計劃在陶瓷、紡織、家電等傳統行業建立100條機器人示范生產線,打造柔性化生產、場景化應用的示范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