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為“中國制造”扛旗 用智造革新制造
前不久,寧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支持工業互聯網的全自動電腦針織橫機裝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順利通過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公示。今年6月,公司注資上億元打造的全球首個毛衫互聯網個性化定制 平臺,列入工信部2016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
不到半年收獲兩頂“國字號”桂冠,讓人們看到了慈星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卓絕努力”。創新引領中國針織智能裝備,爭創世界一流,是慈星近四年順應“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的方向,奮勇轉型升級的豐碩成果,如今慈溪搶搭智造快車的企業越來越多。今年慈溪將實施“機器換人”技改項目366個,完成投資69億元;改造生產流水線60條以上,數字裝備應用率近50%。
在《中國制造2025》中,智能制造被定位為中國制造的主攻方向。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進入了以跨界融合為特征的“互聯網+”和智能經濟時代,這為寧波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為寧波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帶來了巨大機遇。建設“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全面整合創新鏈、產業鏈、服務鏈,用智造革新制造,推動寧波在新一輪發展中形成加速追趕、跨越之勢。
令人欣喜的是,在寧波,企業借力產業互聯網,加速智造升級的熱潮正在全面掀起。
在北侖,力隆集團投資1.2億元的智能制造項目近日正式啟動。預計到2018年,力隆位于小港裝備產業基地的新廠房可實現注塑、沖壓等主要產線換件無人化生產,產能提高20%,人員減少30%。
該公司信息部部長王高明告訴記者,公司智能制造項目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智能改造,而是對公司全流程的整體顛覆,通過兩化融合實現全過程快速精準反應。去年,力隆實現銷售額10億元,依靠此次升級改造,明年將可實現銷售額15億元,2018年可達18億元。
在江北,接連揮出的加速智造經濟的“組合拳”,有效地激活了企業都市工業轉型升級的熱情,一批傳統加工型企業積極對生產線和專用設備進行了更新換代,反過來技術革新又為企業增添了活力和效益。賽特威爾大手筆引入SMT自動貼片工藝和焊錫 機器人后,迷宮組裝、點膠、螺絲包裝和成品包裝等實現自動化,生產效率提升30%以上,產品遠銷德國、美國等海外市場,營業額年度同比增長153%。
在鎮海,由金豐(中國)機械工業有限公司自主設計生產的高效能大型沖壓線,即將在德國奔馳公司和日本日產公司在墨西哥設立的合資工廠投用,從原材料投入到生產出一個汽車外框架的零部件,用時不到4秒鐘。“無論是自動化程度還是實際生產效率,該沖壓線均代表著目前全球汽車外覆蓋件沖壓的最高水平。”德國奔馳公司的代表馬杰克為鎮海“智造”點贊。
據了解,近年來,寧波大力開展機器換人、技術改造等專項行動,圍繞電子裝配、家電制造、文具制造、機械加工和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特色塊狀經濟行業,有400多個“機器換人”技改專項通過竣工驗收。
隨著寧波“機器換人”帶來的技術紅利持續釋放,寧波機器人制造產業加速崛起,推動寧波制造從“使用”機器人向“生產”機器人轉變。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寧波從事機器人設計、研發、零部件制造與集成、應用服務的企業超過100家,已初步具備減速器、控制器、伺服電機、應用軟件、系統集成的研發生產能力,智能機器人“甬家軍”日益壯大。
當前,寧波瞄準“中國制造2025”樣板城市目標,全面開啟了智造變革的新征程。要想早日把“第一”變成“唯一”,把“首個”變成“首位”,建成中國新經濟發展樣板城市和智能經濟發展先行示范區,路只有一條,那就是牢牢把握智能化、個性化兩大核心,以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的干勁,全力抓好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主動補好工業2.0、3.0的課,同時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搶先站上工業4.0的風口浪尖,在智能經濟的藍海中勇做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