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與工業4.0全球年會 探索智能制造體系構建
中國和德國同為全球重要的制造業大國,兩國在建設生態型、智能型、開放型利益共同體方面具備廣泛的合作基礎。為搭建中德智能制造企業對話交流 平臺,深入探討中德合作未來新路徑。9月24日,2016第二屆“中國制造2025與工業4.0全球年會”在京舉行。
年會以“智能制造體系構建和實施路徑”為主題,由24日的主論壇及25日的五個平行分論壇組成。特約中、德兩國政府、企業等多方代表,剖析新工業革命時代全球經濟大勢,解讀德國“工業4.0”現狀,洞悉中德合作新動向。通過分享中德最佳實踐經驗,解決中國制造最迫切需求,讓工業4.0不再是一場概念之爭,讓智能制造解決方案切實落地,讓智能未來清晰可觸。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干勇,德國政府工業4.0戰略指導委員會成員、德國聯邦信息技術通訊技術協(BITKOM)工業4.0主任WolfgangDorst,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中國首席代表Mr.WelfZoeller,德國工業4.0平臺成員機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工程信息學院管理院長Prof.Dr.Dr.-Ing.Dr.h.c.JivkaOvtcharova,中國工程院院士柳百成,寶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樂江、沈陽 機床總裁趙彪等專家學者、企業家以及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參會。
李毅中表示,智能制造作為“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在當下需要推進其融合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任務之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事實上經過相關數據分析發現,通過技術改造推動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具有投資省、工期短、見效快、效益好等特點。這對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說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于《中國制造2025》如何落地推進,干勇表示,在“中國制造2025”中,智能生產是“智能制造工程”的主戰場,智能產品是“高端裝備創新工程”的主戰場,產品模式變革是“制造業服務化行動計劃”的主戰場。整個智能制造工程的重點任務包括:網絡協同制造、智能車間、智能 機器人等六大方面。
而在WolfgangDorst看來,在當前全球制造業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無論是德國的工業4.0還是中國的制造2025,核心的問題首先是如何數字化并如何通過數字驅動未來的工業運行。
柳百成表示,數字化設計與制造是智能制造的關鍵技術。智能制造是先進制造技術發展趨勢,智能制造過程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組成。
在接下來兩天的專題演講中,中德雙方嘉賓輪番上陣,為參會者帶來了德國工業4.0最佳實踐、先進制造業和智能制造領域的最前沿資訊。
全球智能制造產業聯盟(硅谷)秘書長、華制智能制造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夏妍娜表示,新工業革命的實質是互聯網和工業的深度融合,第二屆中國制造2025與工業4.0全球年會將為中國實現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提供前沿方向。智能制造技術的應用對制造企業實現轉型升級,有著現實的意義和迫切的需求,而通過加強國際技術交流,討論和分享制造企業信息化和智能制造方面的技術、方案和成功案例,對推動中國制造業向智能制造發展將起到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