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 生產效率提高將近四成
簡單地理解,智能制造就是把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與工業生產融合,提升制造工藝。這是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方向。
11月21日,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中國制造大而不強,傳統產業亟待升級,結構調整刻不容緩。國務院去年出臺《中國制造2025》,旨在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推行一年多來,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成效如何?哪些難點需要突破?記者近日前往湖北、湖南等制造業重鎮深入采訪,推出系列報道《中國制造2025調研行》。
依靠智能制造生產效率提高將近四成
懸索橋大家一定不陌生,上面一條條纜索能支撐起來,全靠頂端的索鞍。別看這個裝置沒什么“機關”,但做起來并不容易:由于鍛造溫度高,工人要穿著厚厚的防護服進高溫爐,隔幾分鐘就要出來一次,生產效率極低。武漢船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就是一家生產這類船用裝備的企業,公司董事長馬聚勇說,公司進行智能化改造后,生產效率和質量大幅提升:
馬聚勇說:“我們現在采取的是用 機器人,實現了在200多度的爐體內進行焊接,而且是持續的焊接。我形容一下這個橋面的索鞍做到什么程度——用你的臉去貼它,很光滑,以前是做不到的。”
簡單地理解,智能制造就是把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與工業生產融合,提升制造工藝。這是中國制造2025的核心方向。武漢船機只是其中一個縮影。工信部部長苗圩盤點了《中國制造2025》實施一年多來,智能制造所取得的成效,生產效率提高了38%。
苗圩表示,通過去年我們確定的46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的情況看,從實施效果來看還是取得非常顯著的效果,它的生產效率提高了,它的能源利用率提升了9.5%,它的研制周期比過去縮短了3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就離不開制造裝備的升級。以光纖產業為例,長飛光纖光纜股份有限公司現在是全球第一大光纖供貨商,從建廠時核心工藝全靠引進,到后來自主開發工藝 平臺、打破國外技術封鎖,長飛副總裁閆長鹍感慨萬千。
閆長鹍說:“后面我們對所有設備國產化,包括里面軟件的剖析、解剖,包括整個系統的集成,全部自己開發。進口大概是300萬歐元多,現在大概300萬人民幣就可以解決,大概1比7的關系,所以光纖的價格就可以進一步降低。”
加速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彌補短板
《中國制造2025》初顯成效,但也有分析指出,目前世界范圍內,能真正達到智能化水平的企業還很少,多數還處于網絡化或者數字化的階段。工信部部長苗圩舉了個例子:
“現在我們很多家庭開始購買掃地的機器人,但是我了解這個機器人,還不具有人工智能的這些功能”,苗圩指出,“它最多是一個數字化和網絡化情況下的一個產品,所以它一般是設定一個路徑,每天幫你掃一遍,但是有的時候,比如說突然我在那兒放了一把椅子,可能這個產品就繞這個椅子轉不出來了”。
而對我國來說,智能制造更大的短板在于工業化進程滯后。苗圩坦言,國內不少企業還處于工業2.0的水平,亟需加速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
苗圩說:“中國是世界上制造業最大的一個國家,我們也是互聯網應用最大的一個國家,如果把這兩個優勢發揮好,特別是工業企業和互聯網企業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那就會補上我們的短板。”
推廣新裝備設定首臺套保險補償
此外,在重大裝備領域,不少企業反映存在首臺套的問題。也就是說,一些新研發的裝備哪怕再高端,但在推廣初期往往不被看好,難以打開市場。對此,苗圩表示,工信部已聯合相關部門,設定了首臺套保險補償機制,萬一設備出了問題,由保險公司來賠付客戶。這一制度創新在過去一年多時間已促進了五百多億元設備的銷售。苗圩透露,下一步還將加大相關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