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師的帶領下,王博和同學們一起研究中國傳統工藝,經過不斷修改、實踐,最后制作出“地球儀”式金屬魯班鎖。
圖為老師指導學生提高加工零件精確度。 劉玉桃 攝
此魯班鎖由12個金屬零件組成,零件全部由學生設計加工制作而成,零件設計加工須分毫不差,然后按照順序依次安裝,最后栓入鎖條。為了便于擺放,另配一個支座。
王博說:“古人的高超的技藝和驚人的智慧,很考驗我們創新思維和金屬加工技能。如今,我們只是在古人基礎上完善這個工藝,魯班鎖的類型很多,有機會也想挑戰一下更繁瑣的。”
魯班鎖之“地球儀”是魯班鎖系列中最復雜的一種形式。安裝時需要將各零件的卡榫按順序精準配合,拆卸時需找到“鑰匙”,抽到鑰匙才能完成解鎖。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院長高溥表示,從中國傳統的古機械里面得到啟發,挖掘古機械里面的歷史沉淀,探索它的科學與技術,復原出這樣一個古機械產品。這樣一個過程就是大國工匠培養和養成的最好過程,這里面蘊含著很深的文化創意和文化傳承,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傳承作用,一定要以文化傳承為支撐。
圖為學生組裝魯班鎖零件。 劉玉桃 攝
魯班鎖,也叫八卦鎖、孔明鎖,是由幾根內部有槽的長方體木條,按橫豎立三方向凹凸相對咬合一起,形成一個內部卯榫相嵌的結構。其種類繁多,形狀和內部的構造各不相同,易拆難裝。魯班鎖起源于中國古代建筑中首創的榫卯結構,完全靠自身結構的連接支撐,外觀上嚴絲合縫,內部的凹凸部分嚙合十分巧妙。相傳由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的魯班發明。
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主任趙忠憲表示,魯班技藝是中國傳統的一門技藝,在精度制作方面,要求非常高。如果制作時不嚴謹細致,最后是組裝不上來的。通過讓學生制作魯班鎖,是傳承中國的傳統技藝,同時也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趙忠憲介紹,此次學生制作的魯班鎖從制作方法來講,達到了中國傳統智慧和現代技術完美結合,以前雖然在做,但是整個配合精度以及做出來的效果,和現在都沒辦法比。
高溥表示,創新來自于勞動實踐,所以職業院校在培養人才過程中,應該嵌入創新意識的培養,伴隨著學生基本知識提升,不斷地實踐鍛煉,總會碰撞出創新的火花。比方說用 數控 機床來造魯班鎖,這個過程在學生身上留下來的痕跡,遠遠要比完成這件事要重要得多。當一個人具有超前的想法和創新的意識,并且大膽把它變成行動,總會產生一些發光點和創造性的東西,這個過程培養對學生是最重要的。